在GDP核算中,批发业占比5.7%,其中限上批发在核算中占比19%,限下占比81%。零售业占比3.9%,其中限上零售在核算中占比14%,限下占比86%。住宿业占比0.4%,其中限上住宿在核算中占比28%,限下占比72%。餐饮业占比2.1%,其中限上餐饮在核算中占比5%,限下占比95%。
为完成全年批发增长13%,零售10%,住宿4%,餐饮10%的目标增速任务,经测算,全年限上四行业批发增长6%,零售增长10%,住宿、餐饮增速争取转正,限下四行业批发、零售需增长30%以上,住宿、餐饮需增长40%以上。截至上周,已经逐个对三县三区进行了工作调度,针对性的对每县区的短板、弱项进行分析和指导,并要求各县区对限下样本企业全部走访、上门服务到位。从到县区座谈交流情况看,因限下占比大,各县区对辖区内的限下企业都非常重视,经营状况也比较了解,目前已全部走访一遍,并按要求指导企业做好数据上报支撑。
一、批零住餐四行业情况
(一)批发业。三季度,全市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739.8亿元,增长10.8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蒙城增长12%,涡阳增长11.8%,利辛增长11.4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谯城区增长9.9%,高新区增长8.3%,亳芜增长7.5%。
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91.2亿元,增长5.3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高新区增长11.8%,谯城区增长11%,亳芜增长7.5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涡阳下降29.9%,蒙城下降22.7%,利辛下降17.6%。
(二)零售业。三季度,全市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78.7亿元,增长8.9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亳芜增长37.7%,涡阳增长10.6%,利辛增长9.9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高新区增长8.2%,蒙城增长7.9%,谯城增长7.2%。
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27.1亿元,增长6.3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亳芜增长20.9%,利辛增长13.5%,高新增长7.2%,谯城增长6.4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涡阳增长2.2%,蒙城下降1.6%。
(三)住宿业。三季度,全市住宿业实现营业额6.8亿元,增长2.7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蒙城增长4.6%,涡阳增长3.7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:谯城增长1.2%,利辛增长0.8%,亳芜持平,高新区下降3.5%。
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.9亿元,下降9.4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谯城增长2.8%,利辛下降5%,高新区下降7.1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,涡阳下降21%,蒙城下降14.2%
(四)餐饮业。三季度,全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13.5亿元,增长8.4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蒙城增长9.7%,谯城增长9.4%,高新增长8.8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:涡阳增长7.8%,利辛增长5.9%,亳芜下降9.8%。
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.5亿元,下降4.3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高新增长17.7%,谯城增长1.9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:涡阳下降18.6%,蒙城下降11.2%,亳芜下降9.8%,利辛下降9.4%。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四行业增速放缓。上半年批零住餐四行业在全省位次分别为:第5,第3,第12,第4,前三季度批零住餐四行业位次为:第4,第4,第14,第4,较上半年,虽然批发业(第4)、零售业(第4)位次在全省位次靠前,但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回落2.1、2.3个百分点,与其他市增速差距缩小,优势有所减弱。
(二)评估指标重视不够。社消零包含限上、限下两部分。限上占12.1%,限下占87.9%,限下是通过4个评估指标: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占40%)、限上小微法人(20%)、吃穿用(20%)、限下样本点(20%)。我市个别县区虽然限上零售额增幅很高,但是对限下企业数据上报不够重视,对评估指标中的小微法人、吃穿用指标评估不够,限下、评估指标增幅偏低,拉低整个社消零的核算结果。
(三)在库企业成长性不高。目前在库996家企业,其中批发业320家,下降49家。零售业434家,下降201家。住宿业39家,下降24家。餐饮业203家,下降110家。在库企业半数以上都是在库2年以上的老企业,尤其是在库时间长的住宿、餐饮企业,企业成长性差,增长乏力。如,亳州宾馆1-9月营业额下降23.1%,蒙城庄子国际大酒店营业额下降24.4%,蒙城京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降26.8%;主城区在库的药业企业占比较大,个别药业企业出现问题导致连锁反应;亳芜园区零售业中电商企业占比较大,受政策影响和总部经济因素影响较大,多燕瘦健康科学有限公司销售额下降16.9%。
(四)重点企业稳定性不强。尤其是批发业降幅严重,如重点批发企业安徽珍宝岛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累计降幅达91.4%,安徽省健怡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降幅达81.8%。蒙城鑫麦源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下降36.7%,利辛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下降46.3%。重点零售企业新华书店零售额下降12.4%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建议
(一)做好批零住餐四行业在库企业的优化调整。今年以来,我市已月度入库81家限上单位(9月份的集中月度入库,全省入库200余家,我市入库46家)。截至目前,已摸排可年度入库的企业175家(涡阳22家,蒙城44家,利辛41家,谯城32家,高新33家,亳芜3家),重点关注电商、加油站、小批发等行业,开展上门帮扶对接,争取年度入库每个县区入库50家以上。
(二)做好限下样本点调整。全市限下样本点129家,其中批发25家(涡阳4,蒙城8,利辛8,谯城5),零售36家(涡阳8,蒙城7,利辛11,谯城10),住宿34家(涡阳9,蒙城8,利辛6,谯城11),餐饮34家(涡阳8,蒙城7,利辛13,谯城6)。各县区要高度关注每季度的限下样本点数据上报,利用每季度可调整2个样本点的机会,做好抽样单位轮换申报工作,要提前搜集基础凭证,规范数据上报,防止漏统,确保应统尽统。提前做好数据支撑相关凭证,确保数出有据。
(三)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促消费工作。截至10月27日,全市已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商户414户,已申报家电类补贴20950笔,申报家装厨卫类补贴993笔,报电动自行车补贴资金14笔,申报汽车报废补贴1996笔,申报汽车置换补贴1834笔,合计需兑付补贴资金5678万元,市商务局正在加快审核,尽快将资金兑付到位。结合汽车置换更新、家电及家装厨卫“焕新”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活动,全面落实以旧换新政策,利用双十一、双十二等时间节点,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系列活动,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。
(四)做好优质电商企业的入库纳统。目前,全市电商在库企业42家(涡阳4家,蒙城4家,利辛6家,谯城12家,高新8家,亳芜8家),对500万元以上的优质电商企业开展上门帮扶指导,梳理各个平台销售数据,动员入库纳统。
五、社消零情况
(一)全市情况。
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22.2亿元,同比增长5.2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9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三位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9月当月实现18.3亿元,同比增长6.1%,前三季度限上累计实现138.3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
(二)各县区情况。
1.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是谯城区实现271亿元,同比增长5.4%;高新区实现60亿元,增速与市里持平;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利辛县实现226.7亿元,同比增长4.7%,涡阳县实现238.3亿元,同比增长4.5%,蒙城县实现219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亳芜实现6.7亿元。
2.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情况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亳芜增长20.9%,利辛增长13.5%,高新区增长7.2%,谯城区增长6.4%。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:涡阳增长2.2%,蒙城下降1.6%。
外资外贸情况: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进出口
1-9月,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32.9亿元,同比增长12%,增幅居全省第5位。其中,出口额28亿元,同比增长13.1%,增速居全省第6位;进口额4.9亿元,同比增长5.9%,增速居全省第6位。
(二)实际使用外资
1-9月,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完成2.26亿元,同比增长25.7%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外贸方面。
1.加强外贸主体培育。建立外贸孵化企业库,通过政策宣讲、业务培训等方式积极推动待孵化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,2024年1-7月,全市共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54家,其中新增实绩企业48家,实现进出口额1.4亿元,拉动外贸增长5.8个百分点。1-9月,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5885万元,同比增长18.3%。
2.大力开拓国际市场。组织亳州驰津服饰有限公司、亳州人群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服装展、2024年日本大阪渔具展览会、阿联酋迪拜海湾食品展等22个境外展会,达成意向成交额1.16亿元。4月15日—5月5日,组织全市22家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,达成意向交易额1.7亿元。
(三)全力做好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包保工作。印发《开展2024年外贸外资企业帮扶活动的通知》,对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开展包保服务。同时积极宣传《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》等政策。积极开展外贸外资企业包保服务活动,特别是帮助新设外资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注册手续,协调项目落地等。通过走访调研、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,了解企业动态和诉求,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。
(四)加强中医药行业国际合作。一是积极组团出海签订单。今年5月25日—6月2日,亳州市代表团赴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,开展对外宣传、经贸对接等活动,积极开拓市场。协和成药业、谓博药业等17余家企业与越南、印尼、泰国有关商协会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,其中签订贸易订单14个,总金额约4000万元。二是举办第二届中国(亳州)—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。药博会期间,成功举办中国(亳州)—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,并举行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成立仪式。同时与外方签署合作协议;组织中外企业对接会,开展业务洽谈活动等。
(五)加强外经贸业务培训。5月22日和8月14-16日,市商务局会同亳州海关、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举办2次全市外经贸政策业务培训班,对国家、省、市外经贸政策;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业务知识;海关AEO申请认证、政策及RCEP原产地证相关业务;出口信用保险相关知识;跨境电商业务知识;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解读及“一带一路”新兴市场分析及欧美经济走势分析等进行培训,参加培训企业120多家。9月26日,联合亳州海关举办辖区AEO认证培训班,宣讲解读AEO认证政策,对15家企业进行培训辅导。
(二)外资方面。
1.全力推动外资招商工作。今年6月底,市政府专门成立外资招商组,积极开展外资招商工作,赴澳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,参加投资安徽行(澳门专场)大健康及中医药产业推介会、第六届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论坛,亳州市商务局与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。接待深圳恒硕实业集团,拟在亳州开展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并设立外资公司;拜访省侨联、省侨商会,与安徽在外侨商建立联系对接;接待英国48集团来亳考察并召开座谈会,沟通对接英国资源。联合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共同举办赴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开展“徽动全球”招大引强活动,期间组织开展了3场投资推介活动,拜访了政府部门、行业商协会、重点企业20家次。荷兰奶粉项目成功签约,总投资3亿欧元。
2.加强外资项目摸排。积极组织“徽动全球”万企百团出海行动,千方百计扩外资强招引。目前共摸排14个外资项目,预计全年到资2.4亿元,其中新阳新能源有限公司预计到资5600万元,安徽古奇酒业有限公司预计到资4200万元,亳州杉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到资3500万元,喜马拉雅建材卫浴产业园项目预计到资7000万元,利辛伯希和项目增资扩股预计到资2亿元。
3.积极宣传招引外资政策。2024年以来,通过局网站、《政风行风热线》等平台大力宣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》及其实施条例、《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》等。认真贯彻落实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(负面清单)》及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。
4.全力做好外商投资项目服务工作。印发《开展2024年外贸外资企业帮扶活动的通知》,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包保服务活动,发现有外资线索的项目,提前介入,提前服务,指定专人跟踪服务,帮助企业注册、联系海关与外汇管理局办理相关手续等。通过走访调研、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,了解企业动态和诉求,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。
三、存在问题
外资线索不多、项目体量不大,各载体招引外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举措
(一)外贸方面。
1.加强外贸主体培育,增加外贸新的增长点。对进出口注册登记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与业务培训,建立孵化企业库,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,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,如蒙城兴蒙、亳芜奋楫等。
2.加大外贸企业包保服务力度和外贸企业招引力度。以进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的41家企业为重点,市县分级开展包保服务,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帮助企业做大做强。同时加大外贸企业招引力度,积极引进汽车零配件、电子信息、光伏储能等外向型新产业,提高我市产业外向度水平。
3.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,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将省商务厅印发的《2024年国内外国际性展会推荐目录》等展会信息进行分类,有针对性地向企业进行推介宣传,积极开展“万企百团”出海行动,组织企业参加日本东京食品展、广交会、进博会等境内外展会抢订单、拓市场,同时对参展企业落实资金支持、出口信用担保、融资等优惠政策。
4.回转一批进出口企业,实现本地自营出口。建立出口供货企业清单,摸清企业进出口数据在外原因,动员企业与客户协商回转一部分在亳出口。加强与企业总部联系,促成新接单从亳出口,如涡阳信和光能、蒙城江淮安驰。积极推动怡亚通公司等有实力进出口贸易公司代理进口,力争更多流失市外的进出口转回市内,更多进出口代理变成自营进出口。
5.发展外贸新业态,筹建跨境电商产业园。加快建设筑梦跨境电商产业园,以跨境电商产业园为突破口,加快打造线上服务平台,畅通“生产企业一本地电商--跨境电商”贸易链条,持续拓宽跨境电商渠道、丰富跨境电商业态,为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、新活力。
(二)外资方面。
1.优化外商投资结构。落实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(负面清单)》(2024年版),结合我市“4+6”产业发展布局延展招商主线,瞄准前沿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,大力引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,支持各县区优先引进符合本区域主导产业的外资项目。
2.提升外资项目招引质效。积极参与“投资安徽行”活动,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经贸合作,切实发挥RCEP商务理事会等商协会链接作用,常态化开展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推介考察活动。打造高水平的招商平台,在产业发展、飞地园区建设、企业培育等方面,加强我市与沿海、沿边地区合作,有序承接产业转移。
3.加大外资线索摸排力度。全面摸排使用外资项目,完善使用外资项目库,紧盯蒙城县锑化镉项目,利辛县伯希和项目等,切实抓好跟踪服务。
4.做好外资包保服务工作。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包保服务活动,了解企业动态和诉求,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。特别是对在谈、签约、落地的外资项目,要提前介入,提前服务,帮助企业办理注册、外汇开户等,推进项目尽快落地,实现外资到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