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存在问题
一是消费潜力有待挖掘。一是居民消费潜力不足,尤其是乡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。二是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下降。近年来,受经济形势影响,居民倾向于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,导致消费疲软,房地产、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品销量下滑明显,而居民存款余额大幅上升。
二是消费环境有待优化。一是消费信任缺失。当前,部分商家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,在逐利性的驱使下,忽视社会责任,违背诚信原则,假冒伪劣、虚假宣传等不法现象时有发生。二是直播带货消费存隐患。部分电商直播带货企业为获取流量谋利采取虚假营销手段,使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发生。但消费维权、举证困难重重,分散在各大直播平台的网红数量庞大,多数商家并没有实体店铺,虚假宣传持续时间一般较短,直接取证难度不小,普通消费者很难溯源货品真实来源,而证明网红虚假宣传更是难上加难。
三是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。当前企业尤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企业创新力不足,转型升级慢,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健康化消费新需求,仍已生产传统产品为主,不仅导致同质化产品竞争严重,而且造成供需结构性失衡。
二、意见建议
一是提升消费能力。一是持续稳定就业环境。就业是民生之本,目前,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,而民营经济是就业的主要提供者,要持续稳就业保就业,需要多方面发力,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,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从而稳定收入预期,以就业带动收入增长,促进消费,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底气和能力。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。一是要持续完善初次分配制度,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。二是逐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,加大税收、社保、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,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,提高其消费潜力。三是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,发挥慈善事业的补充作用。
二是优化消费环境。一是常态化开展诚信经营宣传活动。各部门深入企业常态化开展诚信普法宣传活动,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。同时积极利用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宣传活动,增强企业诚信守信、合法合规经营意识。二是加强市场监管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设立奖惩机制,推进诚信体系建设。同时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,畅通举报渠道,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为消费品市场营造健康、和谐的发展环境,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。
三是精准施策刺激消费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,鼓励企业发挥创新精神,利用税收、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顺应当前人们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健康化消费需求,研发生产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产品,淘汰低端过剩产能,推动产品转型升级,强化品牌建设,打破同质化竞争。
撰稿人:蒙城县商务局 陈文丽 7622731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Copyright©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11383号-2
主办单位:亳州市商务局 联系方式:0558-5555315
网站标识码:341600001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
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65号